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201101-0120:07棒 但慘 感情生活受傷 讀書又受傷 陳平


陳平

三毛
陳懋平
出生
逝世
三毛
作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德文系、哲學系講師
代表作
《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來》、《稻草人手記》、《萬水千山走遍》、《傾城》、《我的寶貝》、《鬧學記》
配偶

三毛(本名陳平,原名陳懋平,英文名Echo,三毛是後期的筆名,1943326199114),祖籍浙江省定海,出生於重慶,是台灣7080年代的著名作家,70年代以其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及見聞為背景,發表充滿異國風情的散文作品成名,其讀者遍佈全世界華人社群。白先勇認為「三毛創造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瑰麗的浪漫世界;裡面有大起大落生死相許的愛情故事,引人入勝不可思議的異國情調,非洲沙漠的馳騁,拉丁美洲原始森林的探幽——這些常人所不能及的人生經驗三毛是寫給年輕人看的,難怪三毛變成了海峽兩岸的青春偶像[ 1]。」後因長期喪夫之慟,三毛於1991住院治病時自殺身亡(一說為意外)。三毛在「新中國60年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網路評選」活動中文學類排名第十,總人氣榜排名第三十五[ 2]

名字

原名陳懋平,因幼時學不會寫那個「懋(注音:ㄇㄠˋ,拼音:mào)」字,每次寫名字時,自作主張把中間那個字跳掉;後乾脆改名為陳平,弟弟們的「懋」字也都跟著去掉。
陳平給自己取的英文名叫Echo三毛是後期的筆名,也因她喜歡漫畫《三毛流浪記》及其作者張樂平先生之故。從三毛的《鬧學記》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個《易經》的卦。三毛的父親陳嗣慶曾問三毛:「取名字還卜卦嗎?」,三毛說:「不是,是先取了以後才又看易經意外發現的,自己也嚇了一跳[參 3]。」但三毛本人又曾說過,起初起此名,是因為這個名字很不起眼;另有一個原因就是說自己寫的東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錢。
生平

早年

陳平祖籍浙江省定海,據陳平家譜《陳氏永春堂宗譜》記載陳平祖上為河南人,早期從河南遷往浙江。父陳嗣慶是成功的律師、母繆進蘭,1943年出生於重慶,排行第二[參 3],有一個姐姐與一個弟弟。幼年跟著父母搬到南京,再遷到臺北。陳平入讀中正國民小學,1954年考入台灣省立台北第一女子中學[參 4]。小時就喜歡撿拾別人丟棄的物品把玩,自得其樂[參 5]

初中退學

陳平在初中時國文、英文、地理拿手、數理化較差。初二的時候,第一次月考,她四門課不及格,數學更是常得零分。至第二學期陳平發現,老師每次出小考題目都是課本後面的習題。為了不要留級,陳平把數學題目背下來,一連考了六個一百分。數學老師開始懷疑[ 4],認為她成績的提高是因為作弊。自尊心很強的陳平對老師說:「作弊,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是老師,也不能這樣侮辱我[ 6]。」於是數學老師拿了一張試卷給陳平叫她作答。陳平一題也不會做。老師當著全班的同學用毛筆在她的眼睛周圍畫了兩個代表零蛋的大圈。畫完,全班同學哄堂大笑。老師叫陳平在教室角落罰站。下課後,老師又叫陳平到操場繞一圈。經此羞辱,陳平第二天在教室昏倒,心理開始出現了嚴重的障礙,後來經常逃學到公墓看小說,最後終於休學。1956一度復學,仍經常逃學到圖書館看書,後正式退學[ 4]。剛休學時,陳平被父母轉進台北美國學校,被送去學插花,學鋼琴,學國畫,跟名家黃君璧習山水,跟邵幼軒習花鳥。她喜歡看書,她父親就教她背唐詩宋詞,看《古文觀止》,讀英文小說,但是陳平經此打擊一直處於自我封閉的心態。陳平也曾看過心理醫生,但一周一次的心理治療並無幫助[ 7]

文學啟蒙

陳平關在家中有三、四年。有一天,姐姐陳田心的朋友陳驌到家裡玩。陳驌對她說,他在學畫油畫,老師是顧福生。陳平於是也隨顧福生習畫[參 7]。多年之後陳平回憶初見顧福生的情景:
許多年過去了,半生流逝之後,才敢講出:初見恩師的第一次,那份『驚心』,是手裡提著的一大堆東西都會嘩啦啦掉下地的『動魄』。如果,如果人生有什麼叫做一見鍾情,那一霎間,的確經歷過。
—三毛──《我的快樂天堂》[參 4]

一開始顧福生教陳平素描水彩畫,是當時除了父母外,唯一與陳平溝通的人。顧福生不是教育家,卻幫助她找到自己的方向,鼓勵她在文學的領域發展。除了引介《筆匯》與《現代文學》雜誌,將波特萊爾左拉卡繆陳映真等作家的作品介紹給陳平,開啟她對當時台灣文壇的認識,並將一篇陳平的文章轉交他的好友《現代文學》雜誌主編白先勇,從此打開陳平自我封閉的心態,改變了陳平的一生[參 7] [參 1]
1962年12月,署名陳平的文章《惑》經顧福生推薦在白先勇主編的《現代文學》雜誌第十五期發表,給陳平帶來極大的鼓勵[參 7]。白先勇後來回憶「《惑》是一則人鬼戀的故事,的確很奇特,處處透著不平常的感性,小說里提到《珍妮的畫像》,那時台北正映了這部電影不久,是……一部好萊塢式十分浪漫離奇人鬼戀的片子,這大概給了三毛靈感[參 1]。」之後陳平開始在報章雜誌投稿,1963年在《皇冠》十九卷第六期發表《月河》。至於陳平的畫,顧福生不久因要出國介紹韓湘甯為陳平的老師,韓湘甯教了一段時間後也因要出國又介紹了彭萬墀[參 4]

入文化學院

陳平很仰慕白先勇的同學陳秀美,顧福生亦介紹陳秀美作陳平的朋友,鼓勵陳平走出自我封閉的生活。陳秀美覺得當時三毛很自戀。陳秀美並曾以三毛為原型,寫了一篇小說《喬琪》[參 8]1964年陳秀美鼓勵陳平去向文化學院董事長張其昀請求入學文化學院作沒有學籍的選讀生。獲張其昀特許,至該院哲學系當選讀生,沒有高中學歷的陳平成績優異。
陳平曾對當時的作品《雨季不再來》一書作出以下的評論「《雨季不再來》還是一個水仙自戀的我。我過去的東西都是自戀的。如果一個人永遠自戀那就完了。……,很多人可以看到我過去是怎樣的一個病態女孩[參 9]。」文化學院教授胡品清亦在《皇冠》與《聯合報副刊》分別發表了寫給Echo的書簡。「胡對她的印象是:一個令人費解的、拔俗的、談吐超現實的、奇怪的女孩,像一個謎。1967年她出國後一個月,胡的《斷片三則》之一描寫她:喜歡追求幻影,創造悲劇美,等到幻影變為真實的時候,便開始逃避[參 10]。」

初戀

文化學院時,仰慕同校已以舒凡為筆名出版兩本書的才子梁光明[ 1]。陳平緊迫盯人而後主動提供電話號碼,梁光明與陳平開始交往。當梁光明升上大四時,陳平希望兩人能夠結婚,以申請去西班牙留學逼梁光明作出承諾,結果陳平辦妥出國手續反而造成兩人分手[ 11]。據說陳平因此割腕自殺,縫了28[ 12]

留學

1967年西班牙留學,先學語文,半年後入馬德里文哲學院。在西班牙時遇到還在讀高三的荷西·馬利安·葛羅。後就讀於德國西柏林哥德書院得到德文教師證書,又到美國芝加哥伊利諾大學,本想專攻陶瓷後來在法律圖書館打工。留學期間不時把握機會打工賺錢,當過導遊、商店模特兒、圖書館員等,以工作所得,遊歷過東德波蘭南斯拉夫捷克丹麥等國[參 13]。在這期間她也交了幾位男朋友。在西班牙時,被一名日本籍的富商同學追求;在德國時被一名後來成為外交官的德國同學追求;在美國時,被一名台灣籍的留美博士追求。但是都無結果[參 12]

返國與情傷

1970返國,應張其昀之聘,在中國文化學院德文系、哲學系任教,也在政工幹校實踐家專教課[ 13]1972她遇到了一位德國教師,相識,相愛,結婚的前一夜,未婚夫卻心臟病突發猝死,之後陳平服安眠藥第二次自殺[ 5][ 14] [ 15]。另有說法是陳平在「明星」咖啡廳結識一位畫家鄧國川,接受他的求婚,結果發現對方是個有婦之夫,還讓父親賠掉一幢房子[ 12]。根據馬中欣的《三毛真相》一書則是鄧國川離婚與三毛結婚,後發現三毛有精神病而協議離婚[ 5][ 14][ 16]

成名撒哈拉

1972年陳平遇到上述情感上婚姻上的打擊,再度遠走西班牙。與六年前遇到的西班牙人荷西·馬利安·葛羅重逢。當時尚是高中生的荷西此時已大學畢業,服完兵役,也有了潛水師執照。原本荷西計畫與一群朋友一同乘帆船去希臘地中海一帶潛水旅遊,邀請陳平同行。但陳平因為以前偶然從一本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看到一篇介紹非洲撒哈拉沙漠之文章,不禁觸發她屬於前世回憶似的鄉愁,對撒哈拉沙漠情有獨衷[參 17]。後來荷西在西撒哈拉磷礦廠找到工作。1973年,陳平在非洲沙漠小鎮(西撒哈拉阿尤恩)與荷西結婚,開始兩人在西撒哈拉的婚姻生活。陳平應臺灣《聯合報副刊》主編平鑫濤之請,開始以三毛為筆名以當地的生活及見聞為背景,在《聯合報副刊》以幽默的文筆發表充滿異國風情的作品。其後集結出版《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記》和《哭泣的駱駝》等書[參 13]。歷經兩度情感上的打擊,三毛的文章風格已與已往大不相同。《撒哈拉的故事》一系列的書大受全世界華人社群讀者歡迎,歷久不衰[參 13]1975年11月,摩洛哥組織綠色進軍,35萬名志願者開進西撒哈拉。1976年2月西班牙撤離西撒哈拉。三毛與荷西最後也離開西撒哈拉,曾住過加那利群島中的丹娜麗芙島

喪夫與通靈

1979年,荷西在三毛父母往訪期間在拉帕爾瑪島La Palma)的海中潛水時遇意外喪生[參 13]。三毛歷經第三度情感上的打擊,一直無法走出傷痛。
<a title="眭浩平 (頁&#x0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登记的501(c)(3)免税、非营利、慈善机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