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林曉雲、胡清暉/台北報導〕教育部昨公布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預計每年投入二.四億元、十年共二十四億,協助中小學推動國際交流、建置校園國際化等,並優先協助偏鄉,且預計在十年內將英語教學從目前的小學三年級向下延伸到小一開始。
吳清基表示,從小一上英語課,涉及課綱修訂、英語師資培育及經費,預估十年內達成;英語延伸到小一,的確有助於語言學習,但合格的英語教師比率要達到九十五%,也會要求通過英檢認證,未來長期目標是引進更多的國外英語師資。
但各界反應不一。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質疑,英語課程向下延伸到小一,難道是要加課嗎?如果不加課,勢必會排擠到其他的現有課程,而台灣學生的上課時數已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全教會:恐加課負擔重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質疑,先前教育部一再對外說明英語不用太早學,但又由原本的小五降為小三,再向下延伸到小一,立場前後不一。
家有小二學生的台南李先生坦言,絕大多數的私立幼稚園早就安排英語課,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就開始學英語了,對許多家庭影響不大。
各縣市教育首長也反應不一,台東縣教育處長汪履維要求教育部全額負擔增加的師資和預算,也質疑現在小三教英語、一週一節的教學成效有限,即使小一開始教,成效恐也不佳。
屏東縣教育處長顏慶祥則提醒,希望教育部在推動加聘英語合格師資的同時,也要考慮少子化衝擊下,超額教師的安置問題。台南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水文認為小二開始較妥適。
學者:徒增小孩痛苦
政大英語系教授陳超明說,英語學習從國中提前到小三,英語並沒有進步,如果又延伸到小一,不僅無法解決師資和教材問題,反而會增加小孩的痛苦和家長的焦慮感,且拉大城鄉差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